索引號:lcsrmzf/2022-00208 | 發布機構:臨滄市人民政府 |
文 號:臨政發〔2022〕29號 | 發布日期:2022-09-01 |
各縣、自治縣、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委、辦、局:
現將《臨滄市城鎮化片區開發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2022年8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臨滄市城鎮化片區開發實施方案
為加快推進以“片區開發”為引領的新型城鎮化,全面提升全市城鎮化發展的質量和水平,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批示指示和論述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圍繞國家、省、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要求,把“片區開發”作為推動臨滄“十四五”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堅持“產、城、人”協調融合發展,工業化、城鎮化兩輪驅動,統籌城市更新、鄉村振興和產業園區建設,推動實施一批補短板、促發展、提活力的城鎮化片區開發項目,以城鎮化片區開發推動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工作原則
——堅持規劃引領,合理布局。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充分利用和拓展提升原有規劃,按照定位準確、邊界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要求,妥善處理片區與片區、片區與園區、片區與城區、片區與鄉村的發展關系,圍繞片區開發、產業發展、項目落地等目標,編制城鎮化片區開發規劃,合理確定和細化片區開發的目標定位、要素保障、項目支撐、推進措施等內容。
——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充分利用國家、省在土地開發、項目審批、稅費減免、招商引資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結合片區開發需求,采取BOT、EPC、EPC+O、EPC+F等方式,發揮政府的政策主導優勢和企業的市場資源配置優勢,注重與省內外有資金、技術、運營管理等優勢條件的企業合作,推動片區開發項目較好落地實施。
——堅持生態優先,集約高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集約、高效、可持續的原則,按照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的發展思路,高效利用現有資源、全面盤活存量資源,在確保城鎮化片區開發與資源環境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礎上,適度新增建設用地,合理控制開發強度和速度,穩步推進片區開發。
(三)工作目標。從2022年起,加快轉變城市(縣城)單項引領發展的傳統方式,以臨翔區博尚職教園區和勐托物流園區片區,云縣水磨片區、產業園區(新城壩)片區和滇西物流產業示范園區(田心火車站)片區,鳳慶產業園區片區,永德縣德黨河水庫和永康物流產業園區片區,鎮康縣邊境特色工業園區(125界樁)片區,耿馬縣綠色食品工業園區和孟定區域性國際新興口岸城市片區,滄源縣永和園區和勐省片區,雙江縣生物藥業產業園區和勐庫片區,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進出口加工園區片區,臨滄工業園區火車站片區等17個片區為重點,引導資源、資金、項目向片區匯集、傾斜,破除片區產業、土地、資金等發展瓶頸問題和要素保障難題,有序推進實施城鎮化片區開發。到“十四五”末,初步形成以城市(縣城)為核心,以17個重點片區為主要支撐,布局合理、功能互補、集約高效、區域協調、后頸持續的城鎮化發展新格局。
二、重點任務
(一)臨翔區。重點實施博尚職教園區、勐托物流園區2個片區。
1.博尚職教園區片區。發揮職教園區在職業教育中的引領作用,輔助拓展和優化中心城區的承載、服務功能,以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目標,加快片區職教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道路、供水、污水、綠化、亮化等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加快完善片區的醫療、養老、文旅等公共服務,提升工業加工、物流中轉等綜合服務功能,將片區打造成為宜學、宜居、宜游、宜業的城鎮化開發示范片區。(牽頭責任單位:市教育體育局、臨翔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2.勐托物流園區片區。統籌物流中轉、中心城主功能區延伸等發展需求,迅速啟動片區開發規劃,對片區開發的定位、目標、設施配套等進行全面論證、規劃,及早做好土地收儲、建設行為管控、邊界控制等工作,率先啟動實施道路、供水、供電、污水、環衛、亮化等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有序推進實施片區開發。(責任單位:臨翔區人民政府、臨滄工業園區管委會;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云縣。重點實施水磨片區、云縣產業園(新城壩片區)、滇西物流產業示范園區(田心火車站片區)3個片區。
1.水磨片區。以打造城市商務新區、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區為目標,推進實施城市綜合體、田園綜合體。以高品質酒店、全民健身中心、商業街區及高端住宅區為重點推進實施城市綜合體;以非糧化農作物種植為主題,建設集現代農業、文化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農業產業示范園區。(責任單位:云縣人民政府;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旅游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鄉村振興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云縣產業園(新城壩)片區。加大園區的供水、污水、垃圾、道路、綠化、亮化、智慧城市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完善園區生產加工配套設施,提升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提升已入園企業的可持續特色生產能力,引導更多企業入園投產,加快推動園區轉型升級,將片區打造成為宜居宜業、現代智慧的產業新區。(責任單位:云縣人民政府;市級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3.滇西物流產業示范園區(田心火車站)片區。依托大臨鐵路云縣站獨有的區位優勢,以期貨交易中心、高標準倉庫、電商創客總部基地、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及其配套的辦公用房、住宅、基礎設施、醫養、托幼等方面項目為重點,加快片區開發進度,將其打造成為銜接中緬新通道及孟中緬印經濟走廊的重要樞紐門戶、滇西物流產業示范園區、臨滄商貿物流的副中心。(責任單位:云縣人民政府;市級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政府金融辦、臨滄銀保監分局;配合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投資促進局)
(三)鳳慶縣。重點實施鳳慶產業園區1個片區。堅持“園區+片區”聯動開發的理念,加快提升產業園區的標準廠房等生產加工配套設施,完善片區以及洛黨鎮區、大興等區域的供水、污水、道路、環衛、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持續加強與國內知名休閑食品等企業集團的合作,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推動堅果、文化旅游、茶葉加工等產業融合發展,將產業園區建成為滇中、滇西南與滇西城鎮群的鏈接紐帶和商貿物流基地,建成為茶馬古道上的健康產業獨特基地。(責任單位:鳳慶縣人民政府;市級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四)永德縣。重點實施德黨河水庫片區、永康物流產業園區2個片區。
1.德黨河水庫片區。圍繞打造現代宜居、健康頤養、文旅休閑等特色功能,在高質量規劃設計的基礎上,推進實施一批高品質住房、文體、茶飲、商貿、養老等項目,將德黨河水庫片區打造成生態宜居、智慧特色、功能現代的活力新區。(責任單位:永德縣人民政府;市級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水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局、市交通運輸局)
2.永康物流產業園區片區。充分發揮永康片區交通便捷、有產業基礎、人口聚集和流動性好等優勢,按照“德黨+永康”雙城互促共進的思路,從產業入駐、新市民培育、打造城鄉融合示范紐帶等要求出發,推進實施一批基礎設施、物流商貿、廠區廠房、保障性住房、田園綜合體等方面的項目,將永康片區打造成具備物流快速中轉、特色工業加工、適宜本地和外來游客娛樂觀光的特色示范新區。(責任單位:永德縣人民政府;市級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水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鄉村振興局、市投資促進局)
(五)鎮康縣。重點實施鎮康邊境特色工業園區(125界樁)1個片區。充分發揮鎮康縣獨有的沿邊開放區位優勢,主動融入和服務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將耿馬縣南宋里納入邊境特色工業園區片區進行托管,構建以輕紡為重點的外向型消費品加工為支柱,以進出口貿易為主導,產城一體、綠色生態的邊境產業園區,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節點。圍繞“產城融合”的目標,加快完善片區的路網、水網、電網、信息網等基礎設施,實現園區與鎮康縣中心城區深度融合、功能互補、聯動發展。(責任單位:鎮康縣人民政府、臨滄邊合區管委會;市級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外事辦;配合單位:耿馬縣自治人民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六)耿馬自治縣。重點實施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區、孟定區域性國際新興口岸城市2個片區。
1.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區片區。堅持“一縣一業”“一園一主導”“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以蔗糖業為龍頭,加速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食品牌”新基地。加快建設冷鏈物流、倉儲、標準廠房、供水、供電、道路、地下管廊、污水、垃圾、消防等配套基礎設施,完善加油站、充電樁、燃氣、變電站等配套能源設施,將片區建成為具備“智慧園區”“智慧物流”“智慧交通”功能的現代園區。(責任單位:耿馬自治縣人民政府;市級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商務局)
2.孟定區域性國際新興口岸城市片區。圍繞岸城一體、產城融合、設施現代、功能完善、環境宜居、特色智慧的發展目標,加快補齊孟定城片區的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產業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提升風貌、整治環境、規范秩序、塑造特色,將孟定城片區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區域性國際新興口岸城市,打造成為臨滄經濟發展的“龍頭”和對外開放平臺。(責任單位:耿馬自治縣人民政府、臨滄邊合區管委會;市級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投資促進局)
(七)滄源自治縣。重點實施永和園區、勐省2個片區。
1.永和片區。圍繞國際旅游度假區建設目標,充分發揮片區沿邊開放和商貿加工業發展優勢,加快建設聯檢大樓、國際物流中心、科創孵化基地、綜合服務中心、污水處理、給排水、停車、道路、廣場、強弱電、綠化等基礎設施,助力構建“一城(摸你黑狂歡城)一區(滄源佤族自治縣邊境工業園區)兩片(勐董片區、永和片區)”的園區空間布局,打造滄源旅游商品制造加工園區、臨滄文化旅游產業雙創平臺、世界佤鄉文化遺產傳習家園。(責任單位:滄源自治縣人民政府、臨滄邊合區管委會;市級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外事辦、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文化旅游局、市交通運輸局)
2.勐省片區。充分發揮勐省片區的交通樞紐、產業聚集等區位和資源優勢,加快完善片區道路、供水、污水、環衛等基礎設施,提升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水平,加速提升片區產業發展能力、帶動能力、吸納能力,推動“勐董-勐省”雙城發展,將勐省片區打造成為設施完善、產業興旺、鄉村凈美的城鄉融合示范片區。(責任單位:滄源自治縣人民政府;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文化旅游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八)雙江自治縣。重點實施雙江生物藥業產業園區、勐庫2個片區。
1.雙江生物藥業產業園區。圍繞“一縣一業”“一園一特色”的要求,加快引導企業入園投產,加快完善標準廠房、道路、供水、污水、環衛、供電、加油站等配套設施,構建以生物藥業制造產業為主導,普洱茶加工倉儲業為重點的生態環保型產業園區。(責任單位:雙江自治縣人民政府;市級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投資促進局)
2.勐庫片區。推進“縣城—勐庫”一體化發展,構建“一縣雙城”發展新格局。加快完善勐庫片區供排水、環衛、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提升鎮區風貌。全面發揮勐庫片區茶產業原料供給、茶葉生產加工、茶文化旅游等方面獨有的資源優勢,加快提升勐庫鎮區風貌、完善基礎設施,著力培育壯大本地茶產業生產加工企業,做優做精茶葉生產加工,進一步豐富茶文化旅游產品,全面提升勐庫片區綜合開發質量,將其打造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茶旅重鎮。(責任單位:雙江自治縣人民政府;市級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鄉村振興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文化旅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九)臨滄邊合區。重點實施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進出口加工園區1個片區。圍繞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國際貿易基地、跨境旅游目的地、中轉基地和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的目標要求,加快完善進出口加工、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商貿、園區住房以及道路、停車、供水、污水、環衛等配套設施,全面加速園區建設進度。(責任單位:臨滄邊合區管委會、耿馬自治縣人民政府;市級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外事辦;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水務局、市交通運輸局)
(十)臨滄工業園區。重點實施臨滄火車站1個片區。以建設站前廣場配套商業服務設施、智能停車場、臨滄油庫、物流園區基礎設施、物流園區冷鏈物流設施、物流園區國際多式聯運貨場等項目為重點,加快建設服務面向東南亞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對外開放高地的商貿、物流綜合基地,打造產城一體、“三生融合”的城市綜合新區。(責任單位:臨滄工業園區管委會;市級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臨翔區人民政府、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長,市政府常務副市長為副總指揮長,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為指揮長,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工作指揮部,負責統籌全市城鎮化片區開發工作。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要參照市級建立城鎮化片區開發協調機制,抽派精干力量組建工作專班負責具體推進實施工作,對重點任務、重點項目定期調度分析,及時研究解決困難問題,穩扎穩打推進片區開發各項工作。
(二)抓實規劃編制。納入方案的17個城鎮化開發重點片區,尚未編制規劃的要迅速組織編制片區開發規劃方案,對功能布局、產業布置、設施配套、風貌管控和重點項目等逐一進行細化,確保片區開發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確保開發片區內的項目能快速落地實施。要注重超前考慮項目落地實施必備的用地、融資、用電、用水、用工等要素保障,確保將片區規劃建設為設施齊配、布局合理、功能現代的可持續發展新區。
(三)強化項目支撐。各縣(區)、各部門要按照片區開發的目標要求,對標國家和省級支持政策,及時謀劃儲備和建立可落地實施的項目庫,并按照項目的重要性、可行性、成熟度等進行分類排序,采取“謀劃儲備一批、開工實施一批、竣工投產一批”的梯隊批次,狠抓片區項目建設工作,以抓項目實施推動片區開發不斷加速。
(四)優化項目審批。要充分利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機遇,采取項目聯合審批、聯合審圖、聯合驗收和實行告知承諾制等措施,簡化項目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全面推廣實施“一次報批、分批實施”。要加快推進區域評估,由縣(區)政府統籌,組織發展改革、自然資源規劃、生態環境、水利、文旅、應急、氣象等部門按照區域評估技術規范要求,對區域內壓覆重要礦產資源、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震安全性評價、水資源論證等評估事項開展區域評估,完成區域評估覆蓋的事項,不再單獨辦理相關的前期手續。
(五)加大招商力度。要認真算好片區開發的“經濟賬”,對片區開發的投資需求、開發效益、帶動效益等進行全面分析測算,將有收益、可持續、經營類和準經營類項目進行捆綁打包,采取政企合作等方式,主動引進資金技術強、業績成效好的企業參與片區開發,避免片區開發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有效提升項目的落地率和實施成效。
(六)做好風險防范。要建立系統分析、科學決策機制和風險管控及預警機制,結合各地的資源條件、產業基礎、市場前景等情況,科學確定發展定位和目標,合理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堅決杜絕盲目舉債、鋪大攤子和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行為。項目實施前,要注重對項目的合規性、可行性、重要性、效益性等進行全面論證,精準識別城鎮化片區開發的債務風險、建設風險、運營風險,提前做好風險防范,確保項目依法依規、風險可控。
附件:臨滄市城鎮化片區開發工作協調機制
附件
臨滄市城鎮化片區開發工作協調機制
為確保全市城鎮化片區開發相關的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統籌調度等各項工作快速推進、取得實效,決定建立臨滄市城鎮化片區開發工作協調機制。
一、成立工作指揮部
成立由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建輝同志任總指揮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子杰同志任副總指揮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志廳同志任指揮長,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水務局、市教育體育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工作指揮部,負責統籌全市城鎮化片區開發工作,定期調度分析、研究解決重大事項和疑難問題。指揮部下設綜合組辦公室、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組、園區配套設施建設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組、社會事業建設組、要素保障組、監督檢查組。
(一)綜合辦公室
主 任:徐紹武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
副主任:廖國強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楊 舒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副局長
趙永超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主要職責:負責指揮部的日常工作,定期調度、通報各縣(區)、各工作組工作推進情況,籌辦每季度市政府主要領導的工作調度會、指揮部全體會議,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工作事項。
(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組
組 長:徐紹武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
副 組 長:趙永超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楊 舒 市自然資源規劃副局長
魯雪梅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主要職責:負責17個城鎮化開發片區的市政道路、供水、供電、污水、垃圾、停車等基礎設施項目的申報、實施等工作。
(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組
組 長:周 平 市水務局黨組書記
副 組 長:李 輝 市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
主要職責:負責城鎮化開發片區的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的申報、實施等工作。
(四)園區配套設施和產業建設組
組 長:吳尊寶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副組長:阮進明 市商務局副局長
翟國軍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主要職責:負責17個城鎮化開發片區所涉的倉儲、標準廠房、冷鏈物流等產業園區配套設施建設等工作。
(五)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組
組 長:段學能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副 組 長:魯紹云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主要職責:負責17個城鎮化開發片區所涉的高速路、鐵路和其他各級道路交通工程建設、維護、管理等工作,為城鎮化片區開發提供交通運輸保障。
(六)社會事業建設組
組 長:陳正垠 市教育體育局局長
副 組 長:肖天杰 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楊寶才 市民政局副局長
主要職責:負責17個城鎮化開發片區所涉的教育、醫療衛生、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工作。
(七)要素保障組
組 長:穆志良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局長
副 組 長:楊慶華 市財政局副局長
錢 勇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楊 琦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主要職責:負責督導、協調17個城鎮化開發片區所涉基礎設施、產業園區配套設施建設的行政審批、用水用電用地、金融財政服務、生態環境等保障工作。
(八)監督檢查組
組 長:張朝恒 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市政府督查室主任
主要職責:對各縣(區)、市級各部門落實城鎮化片區開發工作情況進行檢查、督查、督辦,對存在問題進行通報,完成指揮部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建立市級領導包保責任制
為高效、有序推進8縣(區)17個城鎮化片區開發各項工作,確保重點任務、重點項目得到及時推進落實,按照“授全權、負全責”的原則,建立城鎮化片區開發市級領導包保負責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子杰同志包保負責鳳慶產業園區片區;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包保負責臨滄火車站片區;市委常委、臨翔區委書記蔣世良同志包保負責勐托物流園區片區;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李壽志同志包保負責博尚職教園區片區;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石慶賀同志包保負責德黨河水庫片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牟洪操同志包保負責勐省片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美榮同志包保負責包保負責云縣水磨片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志廳同志包保負責孟定區域性國際新興口岸城市片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馮衛慶同志包保負責耿馬縣綠色食品工業園區片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慶星同志包保負責勐庫片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文章同志包保負責云縣產業園區片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貴祥同志包保負責永和園區片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施志勝同志包保負責雙江縣生物藥業產業園區片區;市政協副主席唐文慶同志包保負責鎮康縣邊境特色工業園區片區;市政協副主席張永明同志包保負責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進出口加工園區片區;市政協副主席袁清祥同志包保負責永康物流產業園區片區;市政協副主席李彪同志包保負責滇西物流產業示范園區片區。
三、建立定期調度機制
建立城鎮化片區開發市、縣(區)定期調度機制,及時調度工作進展、分析工作形勢、研究解決困難問題,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
(一)總指揮長按季調度。市指揮部總指揮長在每季度末召開調度會,聽取市級各工作組、各包保領導、各縣(區)工作情況匯報,審定重要事項,研究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的重大事項和疑難問題,安排部署下一季度重點工作。
(二)副總指揮長和指揮長按月調度。市指揮部副總指揮長、指揮長采取召開調度會、現場督導等方式,每月調度工作進度,分析工作形勢,及時調整優化政策、措施。
(三)各縣(區)政府每月調度。各縣(區)政府要高度重視城鎮化片區開發工作,主要領導要對照市級工作要求,每月調度或專題研究1次,確保重點任務、重點項目得到快速推進,確保及時解決困難問題,及時消除工作的堵點、盲點問題,不斷提升工作成效。
四、工作要求
各縣(區)、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推進作風革命和效能革命工作要求,充分運用“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認真抓好項目儲備、資金爭取、要素保障、招商引資、宣傳引導等各項工作,推動形成市、縣(區)同步發力,各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確保全市城鎮化片區開發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